在刚刚结束的亚洲运动会皮划艇比赛中,中国皮划艇队以出色的表现再次成为焦点,共斩获5金3银2铜,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实力和年轻选手的蓬勃朝气,这不仅是中国皮划艇队在亚运会历史上的又一辉煌战绩,也为巴黎奥运会的备战注入了强心剂。
在静水皮划艇项目中,中国队延续了传统优势,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决赛中,世锦赛冠军组合刘浩/季博文以3分36秒658的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乌兹别克斯坦队近3秒,这对搭档从东京奥运会银牌到如今亚运会登顶,技术配合愈发成熟,刘浩在赛后表示:“我们针对亚洲对手的特点强化了起航训练,今天前半程的爆发力是取胜关键。”
女子单人皮艇500米决赛则爆出冷门,21岁小将王楠以1分52秒044力压日本名将田中佑子,为中国队夺得该项目首枚亚运金牌,这位来自山东的选手此前仅参加过青年赛事,本次比赛却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。“我的战术就是紧跟田中,最后150米全力冲刺,”王楠赛后难掩激动,“教练组赛前制定的变速划行策略奏效了。”
激流回旋项目上,中国队实现历史性突破,男子单人划艇决赛中,全鑫以98.35秒零罚分的完美表现夺冠,这是中国激流皮划艇时隔13年再夺亚运金牌,全鑫在难度最高的4号门采用高难度“反向压艇”技术,引得现场解说连连赞叹,韩国名将金泰勋因两次碰杆遗憾摘银,赛后坦言:“中国选手对水流的判断更精准。”
女子单人皮艇项目中,19岁的李彤以107.62秒成绩险胜泰国选手玛诺辛0.3秒,这位出生于贵州的苗家姑娘从小在沅江边训练,对复杂水流有着独特感知。“家乡的急流帮了我大忙,”李彤指着领奖台上的银饰头冠说,“这是奶奶给我的幸运物。江南体育”
新增的混合团体接力赛成为最大亮点,由王楠、全鑫、李彤和刘浩组成的中国队,在2000米赛道中后来居上,逆转印度队夺冠,比赛中第二棒全鑫在转弯处上演“贴标艇”超车,央视解说称这一动作为“教科书级的航道选择”,印度队教练拉吉夫赛后承认:“中国队在体能分配和换艇衔接上比我们更专业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中国队奖牌得主平均年龄仅23.6岁,其中7人为首次参加亚运会,国家皮划艇队总教练徐诗晓表示:“年轻队员通过大赛积累了经验,但我们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,接下来要重点提升长距离项目的耐力。”
据随队科研人员透露,本次备赛首次运用了“智能桨频监测系统”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运动员划桨力度、角度等数据,在男子四人皮艇1000米预赛中,这套系统帮助队伍调整到每分钟78桨的最佳频率,杭州本地高校研发的“虚拟水流模拟器”也为激流选手提供了针对性训练。
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伦德尔观赛后评价:“中国队在技术革新方面走在前列,他们的数字化训练模式值得推广。”赛事期间,中国皮划艇协会还与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,计划在浙江千岛湖共建亚洲激流回旋训练中心。
尽管亚运战绩喜人,但教练组保持清醒,徐诗晓指出:“欧洲强队在单人艇项目上优势明显,我们的起航速度和后半程稳定性都需要加强。”据悉,国家队将于11月赴德国参加世界杯分站赛,重点检验新研发的碳纤维轻量化艇身性能。
民间皮划艇运动也因亚运热潮升温,杭州西溪湿地、桂林漓江等景区近期新增多家皮划艇体验俱乐部,中国皮划艇协会秘书长李欣表示:“我们正推动‘百城千艇’计划,希望三年内让百万民众接触这项运动。”
从钱塘江畔的亚运赛场到巴黎塞纳河的奥运航道,中国皮划艇正划向更广阔的未来,正如全鑫在夺冠后所说江南体育官网:“每一桨都要专注当下,但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片水域。”